“AI时代”来临后,能够提升算力的英伟达GPU就成了“香饽饽”。
很多科技公司都在大量进口英伟达GPU芯片,以保证自身能够跟得上AI技术的发展步伐。
然而,英伟达近期却因为安全问题而接受我国有关部门的调查。
这一“暴雷”事件不仅令英伟的大幅下挫,也令世人开始重新关注这场芯片之争……
安全暴雷
英伟达H20芯片“爆雷”的核心,是安全问题。
7月31日,中国国家网信办约谈了英伟达高层,直指H20可能存在硬件级后门风险。
此前,诸多技术研究机构和网络安全团队陆续披露,这款芯片在电源管理模块中预留了异常信号通道,可能通过片上管理引擎接受外部指令,执行限制算力、冻结运行甚至关闭整个平台等操作。
一旦这种功能被有意触发,就等于掌握了针对另一国数字基础设施的“遥控开关”——这种风险,不亚于在电网、交通、金融等核心系统里安置一枚随时可引爆的炸弹。
这种设计并非空穴来风,而是与美国近年来的出口安全立法高度契合。
2023年底,美国实施了更加严苛的AI芯片出口管控,部分议案甚至公开规定出口版本需具备追踪与远程禁用能力,以防“对手”在敏感领域使用。
而这就意味着,H20即便在架构上做了降级处理,依然有可能在外部控制下被强制锁死性能,这在国家安全视角下是不可接受的隐患。
在和平时期,这类“隐藏功能”或许不会有人去触碰,但一旦国际局势恶化,这种机制极有可能成为技术制裁的工具,让目标国的AI算力和数据中心瞬间瘫痪。
可以说,在算力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时代“新石油”的当下,H20的后门风险不仅是技术问题,更是主权与安全的核心挑战。
中国的反制
爆雷风波尚未平息,美国方面的动作再次点燃了争议。
8月11日,特朗普在白宫的记者会上亲口证实,美国政府已经与英伟达达成协议,允许其继续向中国出口H20芯片。
但条件是必须上缴销售收入的15%作为“许可费”,而且这一比例原本甚至高达20%。
更具讽刺意味的是,他还当场称H20为“过时的产品”,因为“中国现在已经有了类似的芯片”,言外之意是,这是一场最大程度榨取剩余价值的交易。
从美方视角看,这一安排实现了双重目标:一方面,通过限制算力、调整带宽等手段,确保中国拿到的H20在性能上无法与欧美最新款媲美;
另一方面,即便是这种“降级版”,美国也能在放行的同时从中获取财政收益。这种做法本质上是一种赤裸裸的技术与经济双重压榨。
而中国的反制措施同样迅速且直接。
据报道,就在特朗普话音落下的同一天,网信办、工信部等监管单位分别约谈了多家大型科技企业。
要求它们详细解释为何仍然需要采购H20而不是使用国产替代,并明确不允许将这类芯片用于政府或涉及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。
更有企业透露,包括杭州政务云在内的多个本地政务平台已经实现了H20“零采购”。
这套组合拳,意味着中国正式把“去英伟达化”从行业自发行为,上升到政策性指令层面。
而能支撑这种果断动作的底气,则来自于国产高性能芯片的突飞猛进……
国产替代崛起
特朗普之所以能在发布会上轻描淡写地说“中国已经有了类似芯片”,并非毫无根据。
过去几年,在美国不断加码出口限制的倒逼下,中国的AI芯片产业链进入了加速赶超阶段。
以华为昇腾系列为例,910B、910C等型号的算力和性能指标已经接近甚至反超H20。
其中,昇腾910B的算力可达256TOPS,采用全链路数据加密设计,同时也在积极适配CUDA生态,让原本基于英伟达平台的AI训练模型在移植时几乎无缝过渡。
这种技术策略,大幅降低了企业更换硬件平台的门槛和成本。
更重要的是,国产芯片产业不再是单兵突进,而是在政策、技术、产业联盟的多线协同推进下形成了体系化突破。
一方面,政策层面明确提出到2025年,国内数据中心中国产AI芯片占比须提升到30%以上,并逐年递增。
另一方面,技术路线也不再受限于英伟达CUDA一条通道,华为MindSpore、百度飞桨(PaddlePaddle)等开源框架正通过兼容适配策略,减少应用迁移的复杂性,并逐步构建本土算力和算法生态闭环。
不同于十年前只能依赖进口GPU进行深度学习训练的时代,中国现在的AI厂商有了更多元的选择:
既可以在国产芯片架构上直接开展算法迭代,也能通过国产加速卡和服务器方案满足大模型训练的性能需求。
结语
芯片博弈的本质是数字国土的主权宣言!
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渗透进国民经济血脉的当下,芯片早已不是一块单纯的硅片,而是数字时代的“国土疆界”。
失去对核心硬件的自主控制,就等于在关键领域暴露软肋。
唯有掌握硅片底层技术与生态主导权,中国才能在未来的全球科技大潮中,不仅守住那道无形的“长城”,更能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把握主动权。
参考资料
大皖新闻:《中国要求本土企业避免使用英伟达H20芯片?外交部回应》2025年8月13日
新浪财经:《消息称英伟达H20销售额15%将上交美国 中国亦可对等要求》2025年8月11日
中华网:《消息称阿里、字节等大厂采购英伟达H20芯片需向工信部等监管机构说明理由!》2025年8月14日